注册 登录
分享会|项大珑:新经济形势下制造业的生存思考
  • admin
  • 2018-01-22
  • 0





hhh.jpg


新经济形势下制造业的生存思考


hhhh.jpg

  项大珑

  美国唐纳森过滤系统亚太区财务总监 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 北亚区理事会主席


制造业一直是本行,近几年随着智能网等变化当中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冲击,对制造业的人也有了一定的反思。今后路在何方也是大家值得思考的。在这里我想分享我对制造业未来的看法。

解释经济形势的乌卡(VUCA)理论

首先先讲新的经济形势,有一个舶来品叫乌卡(VUCA),是由四个英文字母来组成的。

第一个,Volatility。从宏观上来说最近整个的经济形势,我们所说的易变性,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对经济形势的易变,无论从地缘政治一直到中国经济内部的变动情况以及各种经济形势的冲击,对整个经济环境带来很大的易变性。

第二,Uncertainty。就是越来越多的未来产生了不确定性,在过去的发展年代,当中国还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候,客户订单、市场可预见性还是比较明朗的。现在到了最近我们所说的预算、可预见性不确定性是越来越强,周期变得越来越短。

第三,Complexity。复杂性越来越多。制造业面临着很大的冲击,这个冲击无论是来自于互联网行业还是来自于客户端的情况,或者是我们经常会把它忽略掉的来自于我们自己的竞争对手。在整个的市场环境当中除了我们所说的制造业和我们的客户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我们经常所说的搅局者,就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第四,Ambiguity。在中国的发展当中有不断的制造业加入进来。未来的方向发展变的越来越模糊。所谓跨界、横向领域的整合,垂直领域的整合把原来的边界变的越来越模糊,这是现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所看到的整个过程。

从宏观表现上来说,刚才我们说的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了整个宏观的表现,我们所说的供需不平衡,并不是说没有这样的需求,但是未来的消费者和传统的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了这种经济矛盾产生。中国过去多年出口比例占比过大,消费的占比太小。我们那么多外汇储备是大量地从中国以自己的资源换取的外汇,是对过去的体现。

第一种结果,产能过剩。有钱了资本对各种经济领域的投资是过热,无论从钢铁、煤炭、玻璃、水泥在前一段时期的过程中间包括各项的产能都在过剩。大家都认为自己做大做强一定能够把对手给干死。结果你有钱我也有钱,大家都做大,最后谁都没把谁干死,把自己的利润都弄完了。

从微观上来看,近几年随着人民币变化。虽然国家说CPI只有3%左右,但做制造业的心里都知道每年平均工资要增加多少?每年几乎年化5%到6%的增长在不断吸引有技术的员工,维持中国员工的稳定。

第二,同质竞争者增加。好不容易自己觉得有钱赚的地方,我们的竞争对手通常是以低价的价格战挤压我们的市场份额。

第三,企业自己的流通性在急剧下降。作为制造业来说有深深的痛苦。从原材料进了一直到自己销售,几乎达到了其它行业很多企业达不到的,周期近乎一年左右。制造业一直觉得自己是风险控制当中的老手。可是,下游供应商对我们有一定的要求,除了降价,付款周期一再缩短。上游客户也是周期越来越长,资金的流动性直接下降。

无论外企、国企也好,大家不可能把钱投到制造业,因为投资的回报周期太长了。同样的时间差异很大,所以传统制造业不被资本市场看好。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取得的融资情况,或者取得资本投资回报的压力是越来越大。

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政府也有他自己想要做的。从宏观目标上来讲就是供给侧的变化。供给侧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在美国里根时期的经济也用过同样供给侧的方法刺激了当年的美国经济。所以,在目前来看,中国政府也用了供给侧的目标,通过增强企业内部的竞争能力(管理能力),减轻税负、营改增来实现目的,效果还在观察当中。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逐步要向实体经济转移资本成本,进一步建立健全,创造合理的投资环境以及创业环境,把这些东西转移到企业的生存方法当中。这是宏观的目标。

什么是有用数据?什么是作为决策的数据?

作为企业来说,我把它总结成以下的观点。为什么叫扯大旗?因为中国做企业还是要靠政府,要跟大的环境相接近。扯大旗的话听上去很庸俗,无论国企、外企总的方向是跟国家的政策保持一致的步调。

其次,看数据,辩趋势。现在信息化的发展当中,数据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关键问题什么是有用的数据,什么是能够用来作为决策的数据,这是一个企业面临的挑战。往往是有很多的数据,我经常会问到智能制造、定制化生产。定制化生产一定就能得到高的毛利,高的经营利润吗?不一定。

我们所说的智能生产的前期搞精益都是很新颖的名词,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下拿到各种各样的数据,大家都在探索。但在中国的企业中间不是说一套能够让中国所有的企业都能适用,所以我们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经营环境了解自己的经营趋势。

中国人力成本并不便宜。在制造企业中间引进好的人才,放对人了,70%的事儿基本上能做出来;人没放对,哪怕做对的事儿都能给你做砸了,无论投资、干事,人在企业中间是很周期性的。

你要知道在整个的环境中间,靠人是把好的想法好的技能引进来。关键要成为一种文化,还是要把它建立起一种标准和流程来做。降本提效每个企业都在做,每个企业的方法也不一样,这是很通用的方法。但是创新和求精这句话都是必须的。

创新在中国的市场当中有很多的争议,到底是跨界作为创新的一种,还是整合作为创新的一种。我想作为管理者来说,作为制造业来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因为每个行业在每个经济领域中间有自己不同的行业特点,有些是需要进行跨界,有些是需要垂直领域的整合,有些甚至需要抱团取暖,把它呈“蜂窝状”的结合,进行相互补缺的形式。

最后,成不成事还是重在执行,执行是制造业很关键的一点。可以有很多的概念,最后还是要落地。

价值的创造是制造业存在的根本依据

如何来提升企业的价值?我把它分不同的层次来说,企业对制造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价值。它是制造业和服务业最大的不同,它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增值服务、转化最终能够达到产品,但是产品最后的临门一脚是把价值传递给使用者。回到它的根本,在每一个流程的过程当中,价值的创造是制造业存在的根本依据。

第二,企业的文化。这是我回到国内自己的感觉。每个企业都有固有的文化,外企、民企、国企本来就是有不同的文化底蕴。不能说单一地把一种东西放到另外一种东西里,引进几个新名词来盲目地拷贝。所以,企业一定要注重合适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是怎么样的文化。

有人说,国企是靠政府,民企是靠老板,外企是靠合规为主的。每个企业的文化底蕴是不一样的,所以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当中盲目地切换的话,我相信成功的概率是不高的。

第三,总结不同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需要盲目抄袭其它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包括我们所说的海尔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华为能成功,它们在制造业方面的探索经验还有自己的讲法。

完善自己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说是虚也可以说实。最重要的要把握到本源,不论你用什么方法,用系统也好,人治也好。关键的一点就是执行力,说到要做到。

最后,奖励机制。虽然人工贵,还是有勇夫的。

作为企业如何去专注企业的价值,我认为从三个方面,一个是决策层方面。在整个的企业当中,关键就是方向性。你自己的定位、资源的分配,你如何调动自己的资源。

除了传统资源中有三个维度,最新的有四个维度,除了我们所说的资金是一个资源的维度以外,人力资源是一个维度,还有信息是一个资源维度,第四个维度是时间。无论你互联网也好、大数据也好,因为人们所能占用的时间,包括人家说你一天不吃不睡你有多少时间能上网?所以时间某种程度也是一个资源,它的资源也是有限定性的,也是有可调配性的。如果你的客户都把时间花在各个网上,说明他花在另一个网上的上网时间就能减少。所以时间维度也是一种资源。

另外管理的分层有效性和费控。如果只是靠费控,没有一个企业能够生存下去。砍费用到最后肯定是把自己砍死。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一味靠砍掉费用,不做这个、不做那个的话,最后自己会把自己砍死。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会把自己的钱花在效率最高的上面,关注投资费用有效性的问题。

最后,就是经营的增值性。了解我们的客户,到底他是关心价格还是喜欢这个产品的什么东西,这个是制造业往往会忽略的。因为工程师的目的是要把这件东西做起来,把功能讲到最后。但是“功能是不是客户最需要的”往往在制造业中间会被忽略的,这个问题大家是要经常想。

关键是你比人家更会整合

大家都说控制成本,但是在制造业中间70%的成本是在设计这个阶段的时候已经定死了,后面再做努力也是在理论里面做,所以你真正要做成本是要在前端,设计产品定位的用一下,而不是制造端控制。要控制,但是那个控制只是在微观下的,并不是在大局下的。

我们看一下整个的价值链,我这里所说的整个价值是伴随着成本而发生,并不是说价值是没有成本,价值一定是有成本,随着你的价值转换,你的成本也会不断地上升。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在每一项活动中你要把自己的净值做到最大化,积少成多的过程。

转变的过程作为企业只有两种,就像我们做裤子一样。说来说去各种各样的理论、方法,无非就是大裤腿小裤腿。

最后来说一下把自己的竞争优势,作为企业的整体来看,从来不认为竞争优势是一个特点,企业真正竞争的优势能脱颖而出和其他不一样是在整个相互衔接中间的基本活动单位中你能胜出你的竞争对手,你的生存概率比其他多很多。

在中国的发展当中你有钱我也有钱,你能买机器人家也能买机器人,关键为什么你比人家做的好,关键是你比人家更会整合。拼装的电脑和OEM的原厂的差异就是整合比你的拼装性能好。在制造业当中,中国缺了一样形似神不似的观点,就是在整个过程当中的流动性。

对制造业来说,你找到了这个诀窍,你的制造业会跟人家有很多的不同。

讲到整合引入一个精益管理的概念。精益化管理是一个概念,与其说是理论性还不如说是宗教性。你可以叫它任何东西,可以叫它全面质量管理,也可以是管理的新名词,关键的时候就是靠执行力。在中国做精益管理的确不容易,有几个大的挑战。

第一个,经济环境面临很大的挑战,2016年困难,2017年也不会那么简单。大家知道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会更加剧,汇率的波动会更加不确定。

第二个,企业管理文化还是比较薄弱,多年的粗放式一年之内改变是不可能的。

第三个,时间作为成本资源是急剧匮乏,你有好的想法在落实的过程当中,你的竞争者同样在这个时间上和你进行同时间的赛跑。有时候面对的不是你的竞争对手,是你自己和时间的赛跑。

第四个,合适的人才依然稀缺。中国劳动力的技能、管理者的技能都是很稀缺的。

这是我对制造业的反思。今天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企业家精英国际俱乐部

拥抱梦想 分享价值

640.jpg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热门资讯
全部

渤锐斯谷企业家精英国际俱乐部恭祝大家: 新年快乐!大发利市! H...  详情

2021-02-11 0

2017年5月25日,由企业家精英(国际)俱乐部、上海嘉定区经济委员...  详情

2018-01-22 0

企业家精英国际俱乐部旨在弘扬中国精神,以推动“商业正气、回报社会、造...  详情

2020-02-28 0

  详情

2020-07-14 0

随着国内外精英企业家的加入,企业家精英(国际)俱乐部日益发展壮大。在...  详情

2018-01-22 0

为了加快工业领域人才培养的步伐,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对工业领域人才的迫...  详情

2018-01-22 0

2017年8月6日,应美国密西根州长Rick Snyder(里克.斯...  详情

2018-01-22 0

  详情

2018-03-19 0

刚才这个举手的动作我忽然想到人民代表大会,所以今天看到大会的这八个字...  详情

2018-01-22 0

  详情

2018-03-19 0

制造业一直是本行,近几年随着智能网等变化当中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冲击,对...  详情

2018-01-22 0

  详情

2018-03-19 0